Thursday, October 28, 2004

圖資四 陳仲柏

系級:圖資四 姓名:陳仲柏(590100687) 科目:當代流行音樂概論 指導老師:唐維敏老師
(一)個案報告:周杰倫的演唱和音樂風格探討
探討原因:
一個e世代的創作型歌手,在創作的過程他有自己的一套行事標準與音樂理論的歌手,以及他無法容忍音樂上曲風的重複與不求突破的安穩。對他而言在音樂的世界有著無限的可能想法可以無限的延伸,要堅持最初令你感動的那份單純那才是整個作品的靈魂,聽過他的音樂後你必須承認而且不會有疑問。在節奏明快的曲風中,隱約的帶著他對於音樂執卓和對於感情的詮釋。
一個高中畢業的他如何憑著自己在音樂上的努力及音樂的創作即使在台灣目前低迷的唱片市場中,能受到大家的肯定且能夠唱片銷路大賣然後創造出一種新世代的流行音樂。

內容:
1.周杰倫的簡介(個人特色和基本資料簡介)
2.jay的音樂歷程(演唱風格和曲風評析)
3.jay的音樂評析(主要找幾首大家耳熟能詳的歌加以介紹)4.心得

日三甲 吳偌熏

R&B
R&B 所謂的節奏藍調 據我所知再美國已流行已久 尤其以黑人為箇中喬楚

僅舉下列 : BABYCACE . R.KELLY . 來諾李其 . USHER亞瑟小子.

ALL FOR ONE. BOYZ2MEN .ETC 等等

至於亞洲國家則是近年來才陸續發酵 尤其以日本影響台灣最深

日本 : 宇多田光 最具代表性 自從1998年的出道單曲 AUTOMATIC 開始

令亞洲掀起一股R&B風 也奠定她在日本超人氣歌后的地位

台灣 : 瘐成慶 . 王力宏 . 陶吉吉 為代表

哈林可以算台灣節奏藍調始祖 從他早期的作品開始 就出現了類似R&B的要素

假音

.而陶吉吉跟王力宏 算是這股風潮的帶動者

陶吉吉的第一張作品 愛很簡單 是開啟台灣正視節奏藍調的先鋒 當時的台灣

唱片市場雖然蓬勃 但是市場取向依舊是商業抒情歌曲

王力宏 .早期的作品也是抒情歌曲 直到 不可能錯過你 這張專輯 才搭上這股

風潮 尤以最新專輯 你不在 展現近乎完美的成熟作品

附註 或許有人會問 為何唯獨沒提 周杰倫 個人認為 她不懂何謂R&B

充其量 只是個不按照旋律 假音亂唱 又離奇大賣的人

Tuesday, October 26, 2004

經三乙 溫珮雯

不好意思~~~我想了一下,我還是換了一個主題好了,因為迪土尼的電影卡通配樂的範圍好像太大了,不好發揮,我還是選定單一個案比較好,

我想改為「鳳飛飛」,至於為何選擇鳳飛飛則是我個人覺得現在好像有很多個比較早期的藝人紛紛回來開演唱會,在這麼多的藝人中我個人對鳳飛飛比較有印像,因為她的歌好像比較有人不停的翻唱,

兩且她那個時候的年代跟我們現在這個資訊時代是大不相同的,可以藉由這份報告來了解那時代背景。ps不好意思耶~~老師,麻煩你了。

經三乙 591652651 溫珮雯

-----------------------------------------


探索迪士尼的卡通音樂頻道

記得在國小的時候第一次接觸到迪士尼的卡通是「小美人魚」那是我第一次看卡通電影,我第一次看卡通有主角在裡面唱歌,雖然不知道他在唱些什麼,但是那種場景、那種氣氛使我留下深刻的印像,

之後他出的每一部卡通片我都別注意,我非常喜愛主、配角在裡面唱出當時情景的歌,不管是悲傷還是快樂都令我非常的著迷。

這麼說說,我突然認為台灣歌仔戲非常的類似,因為主、配角會隨著劇情的發展唱出不同心境的歌,但是為什麼我沒有想要介紹歌仔戲呢?我想是因為歌仔戲或許並沒有永續經營下去吧,歌仔戲也沈寂了好一段時間了,我想也是年輕一代沒有人要傳承吧。一方面也是我是個非常喜歡看卡通的人,剛好有這個機會可以做這方面的報告,故我選擇了迪士尼。

經三乙 591652651 溫珮雯

Monday, October 25, 2004

傳一 陳健驊

當代流行音樂概論個人報告大綱
傳一 陳健驊 593090314

主題-野台開唱搖滾音樂節 Formoz Festival

野台開唱是東南亞最具規模的搖滾音樂節,是台灣許許多多搖滾樂團的搖籃,是海外獨立樂團宣傳的推手.

現今許多主流界的藝人,如林曉培,陳綺真,五月天,都參與過這個屬於台灣的搖滾音樂節.我們甚至可以這麼說,"沒有野台開唱就沒有現今的搖滾場景",它的重要程度可見一番.

文獻探討-
台灣搖滾簡史
TRA台灣搖滾聯盟歷史與簡介
野台開唱歷史

個案分析-
台灣三大搖滾音樂節(野台開唱,春天吶喊,海洋音樂節)簡介及比較
野台對走上主流音樂的搖滾樂團的影響
訪問野台創立人Omega(如果他有空的話...)
訪問野台現任主辦人Freddy
訪問曾於野台演出並已由主流唱片公司發片的搖滾樂團-預計受訪者:旺福樂團,張國璽


Sunday, October 24, 2004

姓名:廖宏仁
學號:592090202 E-mail:skingkong@hotmail.com

陶喆
探討動機:因為台灣與中國大陸兩岸的政治戰爭因素、和藝人歌星受到媒體放大鏡的檢視,所引發的移民潮,之後這些移民往美、加、澳等地的華裔第二代、第三代,相繼在長大之後回台灣發展(稱:海歸派)。這些“海歸派”利用著中西皆可語言優勢,夾帶西化的獨特唱腔風格與接觸的文化,在台灣引起了一股ABC“American born Chinese”洋腔歌手風潮。

有些華裔第二代的親戚,甚至父母是因為工作和經濟因素留在台灣,但這些華裔二代的生活圈子與交友環境則是在國外,在兩方的拉扯下、與文化的融合下產生了華語歌壇的美式風格。然而華人子弟會想到回台灣一圓摘星夢,不是沒有原因的。星夢人人可做,只不過在美國生長的第二、三代華人子弟,摘星夢在當地比別人更難?崿F。

陶喆父親是多才多藝的藝人陶大偉,母親是京劇名伶王復蓉,陶喆在國中的時候赴美念書,集中西文化於一身的陶喆,將”黑人樂風“與”本土歌謠“結合,成功地顛覆了傳統音樂風格,為台灣流行音樂注入新血。台灣是華語歌壇的出產地,不少的歌手都在?涍^台灣的包裝與歷練後,隨之走紅於亞洲地區。

探討內容:
1. 陶喆的中西文化家庭背景對其創作與製作風格的影響?
2. 傳統台灣流行音樂與西方新興流行音樂的融合與創新,流行音樂全球化後的本土化風潮?
3. 台灣如何藉由語言的優勢繼而成為亞洲華語流行音樂包裝站與轉運站。?
4. 華裔流行音樂的風格為何和所夾帶何種東方色彩?
5. 美國青少年的新興次音樂流行文化對台灣流行音樂文化的影響?

Saturday, October 23, 2004

Ada Xing

戴佩妮的創作歷程及風格

研究動機:來自馬來西亞的女歌手戴佩妮,出道至今的專輯詞曲都是自己一手包辦,可算是全方位的創作型歌手。

而她在馬來西亞得到過原創歌曲獎、最佳作詞獎、本地組最佳原創金曲、推薦獎金獎。2002年馬來西亞紅人金曲獎,她又勇奪大馬最受歡迎女歌手獎、最佳女創作歌手獎。

由此可知她的創作實力不容小覷。而她也是因對音樂有自己的堅持所以不假手他人,讓專輯能夠保有自己獨特的風格而與市場有所區隔,在這樣的情況下她的專輯仍能受到聽眾的支持及不錯的銷售成績,因此對於她在音樂上的創作之路以及她特有的音樂元素,我覺得是很值得研究瞭解的。

研究內容:
1.馬來西亞的音樂文化給予她的衝擊
2.她的創作過程
3.專輯曲風分析演變
4.與她寫給其他藝人的歌曲做比較


----------------
comment:
1. 華語歌手
2. 女性創作者
3. 經紀公司?
4.



題目:S.H.E的團體及個人風格動機目的:將S.H.E與歷年來具代表性的少女團體做比較,例如城市少女、飛鷹三姝等等。分析其獨特的風格以及流行的趨勢,藉以瞭解團體組合在整個流行音樂界中的走向與定位。另外分析S.H.E三個人的個人風格,從三個人的聲音表演特性中探討現在的流行音樂界中對歌手本身的要求以及市場需求走向。而就歌迷的立場而言,更希望能從這份報告中了解S.H.E獨特的魅力及其成功走紅的原因。592090563 傳二 辛憲琪

Friday, October 22, 2004

傳一蔡修芳

王菲個人演唱與音樂風格

王菲相較於時下流行音樂如阿妹、孫燕姿、李玟、蕭亞軒、、、等女歌手,王菲不管是歌聲、收錄音樂、詞曲(林夕)等風格,就類似於周杰倫與方文山的合作般,在眾多流行音樂當中呈現他們自有的獨特風格與味道,

或許在出道初期,演唱的歌曲與一般流行音樂並無太大分別,但王菲獨特的嗓音卻又在當中形成焦點,只是在王菲的一次紐約行之後陸續所呈現的音樂風格完全不同,

在此我也想對王菲所喜愛的冰島歌手碧玉在英國美國的流行音樂市場中獨樹一格的音樂風格做一些探討與比較,雖然王菲在改變音樂風格的階段有人抨擊抄襲冰島歌手碧玉的風格,但是現在的王菲還是獨立出了一套他個人的風格,以上是我想以王菲作為這次個人報告的重點。

--------------
comment
1. 大陸背景的華人歌手, 如何順利進入香港, 台灣市場? 王靖雯到王菲?
2.關於王菲的文化論述? 女性主義者的觀點?
3.歌手個人生活的社會文本(竇唯...nicholas hsieh)
4. 演唱風格的轉折? 歌手個人的決定? 唱片公司? 行銷考量?
5. 風格比較...good! 王菲vs碧玉? 將華語歌手放入"世界音樂"的論述架構, 以比較代替'差異化"的分析角度.

albert
2.

鄭綏霓(新傳三) 

鄭綏霓(491120661)(新傳三) 

(一)個人報告:感受齊秦的音樂世界

探討原因:

自從實習時專訪齊秦後,我就開始注意他的一切一切...雖然我不是在他那個年代張大,但我個人覺得他的音樂具有一種感動.聽了他一些情歌,我就不由自主地陶醉在其中...從他的歌聲中,你能感覺到他的深情,憂傷,快樂,無奈...這純粹是個人欣賞齊秦的一些意見,

進入正題..他曾經獲台灣多項音樂大獎,如最金曲獎最佳男演唱,最佳唱片製作人..而且多首紅遍世界各地的歌曲也具有代表性,影響性與穿透力!他絕對有研究價值.

主要探討內容:
1.關於齊秦(簡短介紹齊秦的背景:叛逆時期,轉淚點,他與齊豫&王祖賢)
2.它的音樂歷程(他的演唱風格及投入歌唱事業的過程)
3.齊秦經典代表作分析(大約在冬季,絲路,狼,我拿甚麼來愛妳,我的眼淚陪妳過夜....)
歌的意境,影想,處理....加上自己的想法....


-------------------
comment
1. 歌手演唱實力的養成? 工作室? 經紀公司?
2. 創作曲風的轉折?
3. '搖滾'的在地實踐? 叛逆作為一種青年流行曲風的包裝???還是真正的叛逆? 同時代'叛逆"歌手
的集體分析?
4.齊秦音樂在大陸?
5.主流"化": 台語演唱?
6. 宗教信仰對於音樂?
albert





陳致良(490120664)(新傳四) 

姓名:陳致良(490120664)(新傳四) 

題目:柯以敏 靠實力外海歌壇闖出一片天

探討對象:大馬歌手柯以敏
(首位衝出大馬在亞洲地區取得好成績的大馬女歌手)

探討原因:
唯一曾經在台發亮發熱的馬來西亞女歌手(指90年代中),更是難得在馬來西亞一夜成名的女歌手
她的成名曲『太傻』當年稱霸國內流行排行榜三周冠軍,是十年來大馬歌手取得的最佳排名,並能夠連續在馬推出三張專輯,在大馬,這是奇蹟中的奇蹟,加上跟當時與歌壇大哥大巫啟賢爭唱『太傻』的口水戰,更是絕佳宣傳手法!)來台發展後也同樣獲得認同,有點大破眼鏡的感覺(不是美女,不會創作,不會跳舞,就靠聲音!)

探討內容/問題:
探討內容將分為兩個部分/時期進行:
(一)馬來西亞時期的柯以敏:
a) 著重在她的出道途徑,為何能夠在大馬歌壇引起注意;
b) 在大馬歌壇期間的歌手定為與包裝:在大馬出道初期被冠上創作型女歌手,第二張專輯因為與當時紅得發紫的黃安合作,造成一股轟動;
c) 對大馬創作的貢獻:她來台發展的專輯收錄大馬創作,是否引起台灣人的關注,導致後期的大馬創作也相對引起港台注意?
d) 對於她的八卦跟風波:假學歷,與巫啟賢師徒反目的爭唱風波,是否是一種宣傳手段;
e) 大馬媒體對她的厚愛及吹捧,歷年來在大馬自家舉辦的歌壇頒獎典禮上,大放光彩,進身一線歌手地位

(二) 台灣時期的柯以敏(新力音樂期間)
a) 在台灣期間的定為:賣聲不賣相,實力派;
b) 她受過英國正統音樂訓練,這種中西合壁的歌唱造詣,對她是好是壞;
c) 新力音樂/伯樂姚謙對她的栽培:除了音樂上,還包括如何宣傳/促銷這個歌手,安排與紅歌手合唱──COCO… LEE HOM…林志炫…MV拍攝等;
d) 柯以敏的歌曲多成為電視/電影主題曲,對她有怎樣的影響?
e) 台灣以外市場的表現:中國?香港(曾發行一張廣東EP)

備註:  個人簡介  歷年發片紀錄  歷年獲獎紀錄

-------------
comment:
1."華語"流行音樂的關注視角, 放到東南亞, 台灣可能的文化聯繫關係.
2.女性歌手在現文化資本的'跨界流動" (national boundaries, and the boarder between high/ pop music)
3. 大馬地區的華語市場? 接收和創作生產....
4.注意: '描述' 和 "分析"不同, 不要堆資料! 要提出分析架構.
5.近日有關柯以敏的經紀糾紛?

albert





----------------------------------------------------






(一)個人報告:『探討林憶蓮『星』路歷程』
探討方向:(簡單講述,還請老師多多建議/指教,謝謝)
探討原因:
當然選擇自己最熟悉,最喜歡的歌手吧!林憶蓮的歌曲,從廣東到國語歌曲,都可以看到她的用心,是少數將華語歌曲唱得這樣棒的香港歌手(可惜不曾獲金曲獎肯定),更是少數從香港來台發展迄今依然屹立不到的女歌手(同期的梅艷芳.葉倩文.陳慧嫻.關淑怡.林志玲等幾乎消聲匿跡),值得探討! 題目:看林憶蓮如何從青春小女孩式路線蛻變成為都市女子代言人

探討內容(一):唱片公司的政策/如何行銷/策劃/定位 林憶蓮的音樂世紀分為三個階段:從華納、滾石到最近的維京音樂的轉變及包裝。 華納時期的林憶蓮以神秘溫柔的音樂形象、可動可靜的表演風格和獨樹一格的好歌喉驚艷歌壇; 滾石時期林憶蓮做了很大的改變,以樸素、沉靜、理性、溫暖的姿態,全力在新音樂性上發展; 維京音樂時期,林憶蓮無論是在音樂表現上、或個人演藝表演上,都將以好聽的歌、感受的分享、多樣的音樂風格,多變的形象全面出發。 對她加盟新力音樂的期望..至少SKII的廣告打得很響!!

探討內容(二):都市女子代言人的歌詞研究/選擇具代表性的歌曲,例如:『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華納).『傷痕/聽說愛情會來過/不必在乎我是誰』(滾石).『至少還有你/默讀傷悲』(維京) 從香港到台灣推出個人第一張國語專輯『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銷售量直達60萬張,成為當年焦點話題,從此被冠上『都會女人代言人』稱號,直到加入滾石唱片碰上李宗盛推出『不必在乎我是誰』個人專輯,這個稱號更是明顯,『LOVE SANDY』專輯的發行,奠定其歌壇情歌天后地位。 ++++++++++++++++++++++++++

二)探討對象:柯以敏(首個衝出大馬取得好成績的大馬女歌手)
探討原因:唯一曾經在台發亮發熱的馬來西亞女歌手(指90年代),更是難得在馬來西亞一夜成名的女歌手(她的成名曲『太傻』當年稱霸國內流行排行榜三周冠軍,是十年來大馬歌手取得的最佳排名,並能夠連續在馬推出三張專輯,在大馬,這是奇蹟中的奇蹟,加上跟當時與歌壇大哥大巫啟賢爭唱『太傻』的口水戰,更是絕佳宣傳手法!另,很多歌手是經過台灣包裝後回流大馬,例如梁靜茹.戴佩妮,她則不是)來台發展後也同樣獲得認同,有點大破眼鏡的感覺(不是美女,不會創作,不會跳舞,就靠聲音!) 探討內容:如何衝出大馬的過程,大馬媒體對她的吹捧(她的出現令原本陽盛陰衰的大馬歌壇出現急轉彎,曾囊擴頒獎禮各個大獎);伯樂姚謙如何促銷她:印象中是採取先打歌后露面的宣傳手法,後來靠八點檔連續劇奇蹟「救」了首張專輯『斷了線』銷售量。

想從中選擇一位歌手,請老師給予意見,謝謝!祝:生活愉快.... 學生, 陳致良 22-10-2004;21:30

Sunday, October 17, 2004


Vanessa Mae: china girl Posted by Hello

Musical Troupe.. Chen Chen-san Posted by Hello

hakka rock Posted by Hello

HK composer LIn Si (?) Posted by Hello

Mr. Ko Bin Ting. Posted by Hello

we're singing Mountain folklore. hakka rock! Posted by Hello

viva tonal Posted by Hello

Friday, October 08, 2004

Viva Tonal background info

「VivaTonal跳舞時代」,電影內容是描述日本殖民時,是台灣卅年代繁華社會文化及台灣歌曲流行的相關紀錄片。
該片在去年榮獲金馬獎最佳紀錄片,而後並引起李前總統注意、觀看後,他對該片更是讚譽有加,盛讚是記錄台灣過去歷史文化,具有非常教育性的佳片。
由郭珍弟、簡偉斯兩位女性導演拍攝的「VivaTonal跳舞時代」電影,二人當初興起拍攝,主要是為了追尋探訪她們祖父母一輩,在年輕人印象中恍然空白的一段歷史時光。
而二人經訪查當時多名耆老,發現台灣三0年代時值中西洋風交替之際,且歌唱風氣興盛,決定以當時台灣歌曲發展過程來拍攝後,當時第一首「跳舞時代」歌曲,就成為整個紀錄片的開端。
導演郭珍弟表示,「跳舞時代」是台灣第一首台語歌曲,而「VivaTonal」則是原音重現意思,全片由歌聲中開場,鏡頭並隨著當時偶像歌手「愛愛」回到日本殖民時期,台灣三0年代當時青春男女隨著舞曲、節奏起舞繁華景象,以及當時追求嚮往自由戀愛、維新世界的思想。
片中所呈現者,就是想傳達「跳舞時代」一曲歌詞中所描述的「阮是文明女,東西南北自由志,逍遙佮自在,世事如何阮不知,阮只知文明時代,社交要公開,男女雙雙排做一排,跳狐步舞我最愛」,三0年代台語歌曲開始蓬勃發展的流行全盛時期。

而後該片記錄台語歌曲出現後十年間的近三千首歌曲,包括膾炙人口的雨夜花、三線路、望春風,再到後來太平洋戰爭爆發,台語歌產量開始銳減,轉為日本軍歌版等文化。


兩部和舞蹈有關的紀錄片,最近獲得熱烈討論,一部是前總統李登輝大力推薦的「Viva Tonal跳舞時代」,描述台灣在日本殖民時期的跳舞年代;「歌舞中國」則訴說大陸上海年輕人對舞蹈的熱愛,影像風格充滿文藝氣息。
  郭珍弟、簡偉斯兩位女導演執導的「Viva Tonal跳舞時代」,去年曾榮獲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日前李登輝到戲院觀賞後讚不絕口,行政院長游錫 堃、文化建設委員會主委陳其南明天也將前往觀賞。
  「Viva Tonal跳舞時代」以台語流行歌曲開場,透過當年偶像歌手「愛愛」,回到三十年代日本殖民時期的台灣,青春男女隨著舞曲節奏翩翩起舞,追求嚮往的「維新世界,自由戀愛」。後來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台灣流行歌產量日減,最後完全被日本軍歌曲取代,「跳舞時代」也就在戰火中落幕。
  此紀錄片製作耗時近兩年,選用數十首珍貴的原版唱片及影像史料,輔以大量訪談與重演,重現那個充滿創新與夢想的時代風情。
  郭珍弟表示,很多人都不知道片名的「Viva Tonal」是什麼意思?其實「Viva Tonal」是「原音重現」的意思,「跳舞時代」則是在一九三三年發行的第一首台灣流行歌曲。
  在台灣流行歌的第一個黃金時代,歌手純純、愛愛、作詞家陳君玉、周添旺、作曲家鄧雨賢等人都曾各領風騷,留下「月夜愁」、「河邊春夢」、「望春風」、「雨夜花」等經典歌謠,至今傳唱大街小巷。
  另外,「歌舞中國」是廣告導演彭文淳的第一支紀錄長片,描述一群熱愛舞蹈的大陸年輕人,用踢踏舞、爵士樂在新舊上海場景,搭起沉浮於現實與理想的夢工廠;此片曾入圍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等三個獎項,並多次參加國際影展,獲得許多好評。
  彭文淳執導過許多知名廣告,包括金城武易利信手機廣告系列、白蘭氏雞精踢踏舞篇、歌手孫燕姿MV「The Moment」、中國信託形象廣告愛在紐約篇等,詩意的影像以及濃厚的人文關懷,令人印象深刻。
  彭文淳表示,二○○○年夏天,他在上海聽著五○年代音樂、看著跳踢踏舞的老人,享受東西方文化衝擊和中國小孩放肆的豪情壯志,因此透過此片紀錄這些感動,同時也找回遺失許久的、一九六○年代台灣歌舞文化記憶。930521





Thursday, October 07, 2004

the website below might be quite useful. check it out!
www.iaspm.net

Sunday, October 03, 2004

當代流行音樂概論: 文化政治經濟學觀點 Introduction to Contemporary Popular Music: Political Economy of Culture PerspectivesDOMC, SOCE, FJCU Friday 15:40--17:30 Fall 2004 Class website http://musiccspe.blogspot.com

(tenative schedule, subject to change)
課程目標
1. 本課程以華語流行音樂工業為主軸,針對工業生產、文化文本、消費解讀、文化政治等環節,瞭解流行音樂與台灣社會的歷史發展。
2. 本課程雖以流行音樂為核心,但也關注流行音樂與電影、電視、錄影、網路、電訊等其它媒體的互動關係。
3. 本課程以台灣、香港、大陸、海外等華語流行音樂工業為探討重心,兼及全球各地、美、日、韓、東南亞等地的藝人與音樂工業。
4.本課程鎖定流行音樂為研究重心,以傳播政治經濟學與文化研究等切入取徑,綜合探索當代流行音樂的重要問題意識:歷史掃描、音樂形式與社會形構、流行音樂與文化政策、科技與流行音樂、行銷與配銷系統、藝人知名度等。
5. 幫助同學建立屬於自己的音樂資料庫, 以便日後影音創作的需要 ; 並了解影像与聲音相關的文化政治.
6. 歡迎分析藝人, 唱片公司, 音樂節, 等各種議題.
7. 課程中提供許多視聽資料觀賞, 錯過可惜.

課程用書
1. 曾慧佳(1999),《從流行歌曲看台灣社會》。台北:桂冠。
2. 葉龍彥(2001),《台灣唱片思想起1895- 1999》。台北:博揚。
3. 孫憶南譯(2004),《流行音樂的文化》。台北︰書林。
4. 黃奇智編(2000),《時代曲的流光歲月:1930- 1970》。香港:商務。

參考用書(舉例)
1. Roy Shuker (2001) Understanding Popular Music. London: Routledge.
2. Bruce Horner and Thomas Swiss eds. (1999) Key Terms in Popular Music and Culture. London: Blackwell.
3. 台大人文報(1994) ,《台灣流行音樂百張最佳專輯》。(陶曉清?)
4. 朱耀偉(1998),《香港流行歌詞研究: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香港:商務。
5. 陶辛(2000),《流行音樂手冊》。上海: 上海音樂出版社。
6. 曾遂今(1997),《音樂社會學概論》。北京: 文化藝術出版社。
(more to post later)


評分標準

1. 文獻探討及個案分析報告 50% (個人作業)
A.課程用書(1, 2)選一本、參考書目中選擇一本,並加上碩士論文一本,不超過2000字,進行文 獻回顧與評論。(可以自行加入其它重要文獻資料)
B.個案研究題目不拘, 希望早日提出初步想法, 與老師討論.
C.繳交時間為12月底。以email, 網站方式繳交.

2.分組報告 50%
針對指定課程用書指定章節,進行摘要報告(至少需要呈現閱讀內容百分之五十),可以補充案例或與文化工業相關問題。
各組統一時間繳交, 時間為期中考週(11月中).
請同學架設網站或利用這個網站呈現資料.
然後邀請各組進行口頭報告
時間以20分鐘為限,每星期三組。分別於15:40、16:20, 17:00開始。
請準備powerpoint或書面大綱資料。
口頭報告以引言與討論為主, 無需撰寫期末書面報告.

3. 課堂表現 10% 鼓勵同學多多參與課堂討論與發表個人觀察意見。三次缺席(二次遲到視同一次缺席),將視同零分。Email給albert也可以加分. Field trip???

研討議題 (舉例)

n流行音樂百年回顧(VCD)
n跳舞時代(VCD)
n歌舞中國 www.purefilms.com.tw
n陳澄三/拱樂社(VHS)
n上海百年(CD)
n*飛魚雲豹(VCD, CD)
n*交工樂隊 (VHS, PTS)
n*北京雜種 (Zhang Yuan, VCD)
n許丙丁 (VHS, CD)
n林夕
n馬友友/ 陳美(Vanessa Mae)
nElvis Presley (VCD)
nSara Brightman(VCD)
nAndrew lloyd Weber
n陳珊妮(Surveillance, VHS)


n*民歌運動:李宗盛、蔡琴*BMG/ Sony/ 滾石/ EMI *Universal/真言社*另類音樂?水晶/ 角頭
n**原住民歌手:阿妹、陳建年*陳明章/ 朱頭皮/ 伍百/ 林強/*MTV、China V、Tower、 大眾、玫瑰
n海外華人:翁倩玉、CoCo Lee、王力宏、費翔等* 「春天吶喊」
n* Ho-hai-ya (Book)
n 另類音樂:同志音樂/ (Touch)
n宗教音樂 : Sandy Ho


n五月天(Book)SHE (Book)/周杰倫/陶吉吉江蕙/ 陳小雲/ 雷光夏張學友/ 劉德華/ 梅艷芳/鍾鎮濤鄧麗君/ 羅大佑/ 孫燕姿/ 巫啟賢崔健/ 王菲/ 那英/ 騰格爾/ 夏禕





參考論文:(舉例)
1. 劉世鼎。《跨國唱片公司在台灣的歷史分析:1980 – 1998》。輔大傳研,1998。
2. 周倩漪。《90年代台灣流行音樂的支配與反抗之聲:性別政治、主體性與庶民文化》。東吳社研,1997。
3. 丁寶山。《台灣流行音樂的全球化歷程與本土性轉變》中正電傳,1998。
4. 李憶慧。《流行音樂錄影帶節目的政治經濟學》。政大新研,1993)。
5. 林欣宜。《當代台灣音樂工業產銷結構分析》。元智資傳,1999。
6. 林怡伶。《臺灣流行音樂產製之研究》。政大新研,1999。
7. 葉淑明《全球與本土:台灣流行音樂工業的演變》。輔大傳研,1998。
8. 朱珮瑛《台灣唱片業競爭策略之研究》。1997。
9. 池祥蓁。《台灣唱片事業國際化之研究》。台大商研,1996)。
10. 張釗維。《誰在那邊唱他們自己的歌》。清大歷史,1991 )
11. 劉季雲。《論校園民歌之發展:從民歌運動到文化工業》。成大藝研,1997。
12柯永輝。《解讀台灣流行音樂中的女性意涵(1992- 1993)》。 政大新研,1994。
13.周昭平。《台灣唱片公司華語流行歌曲產製策略研究:滾石國際》。中山傳研,1998。
14.鄭淑儀 。《台灣流行音樂與大眾文化:1982-1991年》。輔大傳研,1992。


學生名單蘇上祐 中五甲 張牧宇 中五乙 陳宥蓁 歷史三 李佳玲 陳健驊 蔡修芳大傳一洪國盛 王怡帆 廖宏仁 陳思陽 高嘉聰 大傳 吳思樺 蔡政霖 臧浩遠 施克勳 林雅琪 吳家宏 黃琬喬 柯睿欣 辛憲琪 杜家妮 司承運 許瓊文 大傳三 李宥琁 陳炘儀 施玟墐 歐芳怡 連一帆 大傳四 鄭憲聰 大傳五 陳穎虹 圖資三 陳仲柏 圖資四 李嘉玲 日三甲 吳偌熏 日三甲 潘治潔 經二乙 陳書瑤 經三乙 溫珮雯 經三乙 何志展 經四乙 楊登科 經四乙 璋 會三甲 曾筱恬 會二乙 邱泓瑜 會四乙 莊崇祺 會四乙 廖士懿 貿金四 楊婉欣 統資二 林宛琪 統資二 邱柏鈞 統資五蔡莉英 傅慧齡 陳致良 鄭绥霓

(報告順序, 共12組, 待更正)
分組名單
第一組:圖資四陳仲伯 經四乙何志展、楊登科 圖資三陳穎虹
第二組:陳莉英、陳致良、傅慧齡、鄭綏霓

第四組:歷史四甲黃郁秦
第五組:傳三歐芳怡、李宥琁、經三乙陳書瑤、歷史三陳宥蓁
第六組:施克勳、黃婉喬、高嘉聰、洪國盛、林雅琪
第七組:黃冠璋、楊婉欣、林宛琪、曾筱恬
第八組:連一帆、陳炘儀、施玟墐、許瓊文
第九組:陳思陽、吳家宏、統五邱柏鈞
第十組:臧浩遠、司承運、吳思樺
第十一組:廖宏仁、柯睿欣、杜佳妮、王怡帆
第十二組:陳健驊、辛憲琪、蔡修芳、李佳玲

當代流行音樂概論課程大綱 分組名單

當代流行音樂概論: 文化政治經濟學觀點
Introduction to Contemporary Popular Music: Political Economy of Culture Perspectives
DOMC, SOCE, FJCU Friday 15:40--17:30
Fall 2004
Class website http://musiccspe.blogspot.com/
(tenative schedule, subject to change)

課程目標
1. 本課程以華語流行音樂工業為主軸,針對工業生產、文化文本、消費解讀、文化政治等環節,瞭解流行音樂與台灣社會的歷史發展。
2. 本課程雖以流行音樂為核心,但也關注流行音樂與電影、電視、錄影、網路、電訊等其它媒體的互動關係。
3. 本課程以台灣、香港、大陸、海外等華語流行音樂工業為探討重心,兼及全球各地、美、日、韓、東南亞等地的藝人與音樂工業。
4.本課程鎖定流行音樂為研究重心,以傳播政治經濟學與文化研究等切入取徑,綜合探索當代流行音樂的重要問題意識:歷史掃描、音樂形式與社會形構、流行音樂與文化政策、科技與流行音樂、行銷與配銷系統、藝人知名度等。
5. 幫助同學建立屬於自己的音樂資料庫, 以便日後影音創作的需要 ; 並了解影像与聲音相關的文化政治.
6. 歡迎分析藝人, 唱片公司, 音樂節, 等各種議題.
7. 課程中提供許多視聽資料觀賞, 錯過可惜.

課程用書
1. 曾慧佳(1999),《從流行歌曲看台灣社會》。台北:桂冠。
2. 葉龍彥(2001),《台灣唱片思想起1895- 1999》。台北:博揚。
3. 孫憶南譯(2004),《流行音樂的文化》。台北︰書林。
4. 黃奇智編(2000),《時代曲的流光歲月:1930- 1970》。香港:商務。

參考用書(舉例)
1. Roy Shuker (2001) Understanding Popular Music. London: Routledge.
2. Bruce Horner and Thomas Swiss eds. (1999) Key Terms in Popular Music and Culture. London: Blackwell.
3. 台大人文報(1994) ,《台灣流行音樂百張最佳專輯》。(陶曉清?)
4. 朱耀偉(1998),《香港流行歌詞研究: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香港:商務。
5. 陶辛(2000),《流行音樂手冊》。上海: 上海音樂出版社。
6. 曾遂今(1997),《音樂社會學概論》。北京: 文化藝術出版社。

評分標準
1. 文獻探討及個案分析報告 50% (個人作業)
A.課程用書(1, 2)選一本、參考書目中選擇一本,並加上碩士論文一本,不超過2000字,進行文獻回顧與評論。(可以自行加入其它重要文獻資料)
B.個案研究題目不拘, 希望早日提出初步想法, 與老師討論.
C.繳交時間為12月底。以email, 網站方式繳交.

2.分組報告 50%
針對指定課程用書指定章節,進行摘要報告, 含例證與文化工業相關問題。口頭報告時間以20分鐘為限,每星期2組。分別於15:40、16:40開始。請準備powerpoint或書面大綱資料。統一繳交初稿時間: 期中考週(?)引言與討論為主, 無需撰寫期末書面報告.

3. 課堂表現 10% 鼓勵同學多多參與課堂討論與發表個人觀察意見。三次缺席(二次遲到視同一次缺席),將視同零分。Email給albert也可以加分.

4. Field trip???

研討議題 (舉例)
*飛魚雲豹/ 交工樂隊/*北京雜種 *民歌運動:李宗盛、蔡琴 *BMG/ Sony/ 滾石/ EMI *Universal/真言社 *另類音樂?水晶/ 角頭**原住民歌手:阿妹、陳建年 *陳明章/ 朱頭皮/ 伍百/ 林強/ *MTV、China V、Tower、 大眾、玫瑰
海外華人:翁倩玉、CoCo Lee、王力宏、費翔等 * 「春天吶喊」/ Ho-hai-ya/ 另類音樂:同志音樂/宗教音樂五月天/周杰倫/陶吉吉 江蕙/ 陳小雲/ 陳珊妮/ 雷光夏 張學友/ 劉德華/ 梅艷芳/鍾鎮濤 鄧麗君/ 羅大佑/ 孫燕姿/ 巫啟賢 崔健/ 王菲/ 那英/ 騰格爾/ 夏禕許丙丁/ 林夕/ 陳澄三/ 跳舞時代馬友友/ 陳美(Vanessa Mae)

參考論文:(舉例)
1. 劉世鼎。《跨國唱片公司在台灣的歷史分析:1980 – 1998》。輔大傳研,1998。
2. 周倩漪。《90年代台灣流行音樂的支配與反抗之聲:性別政治、主體性與庶民文化》。東吳社研,1997。
3. 丁寶山。《台灣流行音樂的全球化歷程與本土性轉變》中正電傳,1998。
4. 李憶慧。《流行音樂錄影帶節目的政治經濟學》。政大新研,1993)。
5. 林欣宜。《當代台灣音樂工業產銷結構分析》。元智資傳,1999。
6. 林怡伶。《臺灣流行音樂產製之研究》。政大新研,1999。
7. 葉淑明《全球與本土:台灣流行音樂工業的演變》。輔大傳研,1998。
8. 朱珮瑛《台灣唱片業競爭策略之研究》。1997。
9. 池祥蓁。《台灣唱片事業國際化之研究》。台大商研,1996)。
10. 張釗維。《誰在那邊唱他們自己的歌》。清大歷史,1991 )
11. 劉季雲。《論校園民歌之發展:從民歌運動到文化工業》。成大藝研,1997。
12柯永輝。《解讀台灣流行音樂中的女性意涵(1992- 1993)》。 政大新研,1994。
13.周昭平。《台灣唱片公司華語流行歌曲產製策略研究:滾石國際》。中山傳研,1998。
14.鄭淑儀 。《台灣流行音樂與大眾文化:1982-1991年》。輔大傳研,1992。

學生名單
蘇上祐 中五甲 張牧宇 中五乙 陳宥蓁 歷史三 李佳玲 陳健驊 蔡修芳大傳一洪國盛 王怡帆 廖宏仁 陳思陽 高嘉聰 大傳 吳思樺 蔡政霖 臧浩遠 施克勳 林雅琪 吳家宏 黃琬喬 柯睿欣 辛憲琪 杜家妮 司承運 許瓊文 大傳三 李宥琁 陳炘儀 施玟墐 歐芳怡 連一帆 大傳四 鄭憲聰 大傳五 陳穎虹 圖資三 陳仲柏 圖資四 李嘉玲 日三甲 吳偌熏 日三甲 潘治潔 經二乙 陳書瑤 經三乙 溫珮雯 經三乙 何志展 經四乙 楊登科 經四乙 璋 會三甲 曾筱恬 會二乙 邱泓瑜 會四乙 莊崇祺 會四乙 廖士懿 貿金四 楊婉欣 統資二 林宛琪 統資二 邱柏鈞 統資五蔡莉英 傅慧齡 陳致良 鄭绥霓

分組名單
第一組:圖資四陳仲伯 經四乙何志展、楊登科 圖資三陳穎虹
第二組:陳莉英、陳致良、傅慧齡、鄭綏霓
第四組:歷史四甲黃郁秦
第五組:傳三歐芳怡、李宥琁、經三乙陳書瑤、歷史三陳宥蓁
第六組:施克勳、黃婉喬、高嘉聰、洪國盛、林雅琪
第七組:黃冠璋、楊婉欣、林宛琪、曾筱恬
第八組:連一帆、陳炘儀、施玟墐、許瓊文
第九組:陳思陽、吳家宏、統五邱柏鈞
第十組:臧浩遠、司承運、吳思樺
第十一組:廖宏仁、柯睿欣、杜佳妮、王怡帆
第十二組:陳健驊、辛憲琪、蔡修芳、李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