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November 11, 2004

大傳二 洪國盛

搖滾樂的轉型與社會

●研究動機:
什麼是搖滾樂?搖滾樂從1950年代發展至今仍能沒有人能將他做出一個準確的定義。有人認為搖滾樂就是藍調轉變而來、有人認為他是集各家雜學而成的;也有人覺得搖滾樂就是一種叛逆的精神、生活的態度,甚至是觀念。而Simon Frith將搖滾樂定義為是為了廣大年輕人市場同時性消費行為所創造的音樂。以上的種種說法全然成立。

以音樂層面來看搖滾樂並沒有像藍調有標準的12小節或者是其他樂風有那麼明確的定義,他初次出現時是以藍調為基準並夾雜爵士、民謠現身,而在接下來各個年代中不斷參入流行的概念,經由實驗加以融合並轉型然後呈現。 從精神層面來說,搖滾啟蒙的時代正是六零年代,此時年輕人與上一代有嚴重的代溝,需多人離家出走到街頭討生活。青少年文化負面問題漸漸浮現,藥物、性、犯罪,以及他們對越戰、東西冷戰、黑白種族岐視都十分關心。他們產生一種意識形態概念,當中產階級孩子逐步採納低層階級的價值觀,因此促使他們自覺性的反抗他們父母的價值觀。當時的家長幾乎都不能接受這種音樂,基督教人士甚至認為這是魔鬼的呢喃。但在年輕人的耳中這只是一種族群認同、能忠實呈現他們觀念的音樂而已。

即使Simon Frith在當初的說法rock並不是代表搖滾樂,但在今日搖滾樂的確是一種能謀取大量財富,為了年輕人所創造的音樂。從Elvis Presley、The Beatles到最近的nu-metal曲風、五月天……都可以看到一種:金錢+媒體=音樂,的公式,同時每當搖滾樂轉型之際,也代表另一個商機的開啟。 而以上的說法我也全部接受,搖滾樂的確有很多音樂元素;同時我也將它視為一種分子,存在於年輕人體內騷動不安的基因。在唱片公司、媒體的炒作下他也有萬千商機。

但是在這篇報告中,我試圖在每個階段中以一至兩個人物或者樂團為代表,將搖滾樂的音樂性和社會性分開研究,再融合分析。將他看為純音樂性質並且整理出他的轉型過程,再將社會、經濟層面與它結合,看看在當時搖滾樂影響了社會什麼,或者當時社會對他產生什麼影響。

●操作方式
`50s Bill Haley& Elvis Presley
`60s The Beatles Jimi-Hendrix
`70s Led Zeppelin Frank Zappa Queen
主要以上列個人或樂團來研究當時搖滾樂的音樂本質,並且加入當時社會觀點等等因素,來整合出整個脈絡。

●參考資料搖滾年代
1999 Alain Dister 時報出版搖滾樂社會學
1993 Simon Frith 萬象圖書搖滾樂的再思考
2000 Peter Wicke 揚智搖滾黨紀
1994 方無行 萬象圖書藍調百年之旅
2004 Peter Guralnick等編著 大塊文化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